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12915

查看

0

回复
主题:明清时冀州过年习俗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24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42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3/19
文字虫 发表于:2022/1/10 6:0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明清时冀州过年习俗




   春节是
中华民族一年中最大隆重、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

   据记载,中国人过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全民性的特点。有许多过年习俗代代相传,年年不息。人们习惯认为,“过年”从“腊八”(腊月初八)开始“元宵”(正月十五)结束,也有人说,从“腊八”“出正”(过完正月)、到“二月二”结束

    作者依据明嘉靖、清康熙和乾隆3部《冀州志》(以下简称《》)说说三四百年前明、清时冀州过年习俗

    《》载:【十二月八日作者注:农历,煮谷八种(粮食)为粥献先。男女无少长,俱食,谓之腊八粥”】。

    如今,冀州人至全国大部分地方,仍然保持着是日吃腊八粥”习惯。这天,人们还都要腊八蒜”和“腊八醋”。

   《》载:【二十四日作者注扫舍宇;男子祀灶,以糖神口,曰“见天无言是非”】。

   从中可以了解到,是日,有打扫房屋、庭院卫生和两件事。

   如今,冀州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把24日更改成了23日了。

   腊月二十三,被称为“小年”。是日,一是,家家户户大扫除,洒扫六闾(即家族聚居的地方庭院房舍,清洗各种器具,“除陈布新”,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造就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氛围辞旧迎新;二是祭灶王;三是开始备年货。

    《》载:【除夕作者注三十日或者小月二十九日易门神、桃符(作者注:对联)长钱爆竹;葱、、匙筋勺子和筷子、木炭于门,曰“祛瘟疫”;又焚“辟瘟丹”、烧木炭于庭中,曰“烘岁。此皆预为正旦”】。

   现在的冀州,除夕一是张灯结彩,贴对联;二是团聚;三是守岁;四是

    俗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说,一年忙到头、四处漂流的人们,千方百计也要在除夕晚上前赶回家全家人团聚,说是“团圆年”。


    白天,对联“旧桃换新符”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1000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还贴门神、贴窗花、“福”字、年画、悬挂灯笼中午,吃“大锅菜”“菜”与“财”谐音,寓意吃“大锅菜”可发财晚上一家人“年夜饭”“团年饭”据宋懔《荆楚岁时记》记载,至少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后,点着“长明灯”(即整个晚上不熄灯)守岁”。一家人述说过来,谋划来年。长辈还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一边聊天,一边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春节特别娱乐节目。

    是日,要到祖坟去,上供、焚香、烧纸、磕头跪拜,以寄哀思;或者到祖坟将过世宗亲的灵魂请回家过年,在家中上供、焚香、点蜡烛、烧纸、磕头跪拜。

   《》载:【岁时春正旦作者注:农历正月初一,春节,五更具牲醴(作者注:甜酒)香烛,迎祭神祗,祭祖先儿童皆放纸炮,谓之响岁。亲朋作者注:到某地去门交拜,或即留饮,贺春】。

   如今,冀州人在正月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吃饺子。因为,有“交子”之说,即初一凌晨子时,一交是两年,一时连两岁。

   拜年,是千年以上的习俗。过去,拜年是晚辈给长辈磕头、跪拜;现在,除去磕头、跪拜外,有的集体拱手团拜、有的电话、手机拜、信息拜、网上拜,等等。

    初一一大早,人们换上新衣服去拜年,首先给自己家中老人拜;然后,本族人相约,给本族长辈拜;再后,给前邻后舍、当村亲戚、朋友的长辈拜。初二、初三,给姥爷、姥娘、舅舅、妗子、姑、姨等亲戚拜。初六给丈人、丈母拜。70年代后,有的改为初四给丈人、丈母拜

人与人之间,如果上一年内发生过纠纷、矛盾,要通过互相拜年,表示道歉、和解,重归于好。如果上一年内发生了纠纷、矛盾,年节不互相拜年,俗称“断了年节”,表示破裂、断交,说明没有谅解、不想再和好。

   《》载:【立春日,食春饼细菜,“咬春”争春”;裂土牛泥以涂灶,曰除蚁”;夺杖,以育蚕,曰“蚕盛”】。

   这天在春节前的农历腊月或者春节后的农历正月公历的2月4日左右。

   如今,冀州人讲究是日吃瓜陷饺子,称“咬春”

   以前这天,人们用泥土做一个“春牛”,然后,用鞭子抽打,所以,谓之“打春”,表示劝农春耕和祈求丰收。

    有个习俗,在立春的时刻,不管是夜间、凌晨几点钟,不能躺在炕上。表示年的一开始就勤劳,能够勤劳一年。

   《》载:【元宵作者注:农历正月十五日)街巷皆悬灯放烟火花

    次日,即十六日作者注:农历正月作者注:到某地去福地、寺观、游观,走百病”;是夜,祭灶响卜,名“问】。

    如今,冀州人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不在过十六日了。仍然很重视元宵节。

    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秦朝。西汉汉文帝(前179~~157年)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

    是日,开展民间娱乐活动,称谓闹元宵。有敲锣鼓、踩高跷、扭秧歌舞狮子办灯展、猜灯谜、放烟火建国后还有县、市、乡镇、村组织的各种比赛、展览、巡回文艺演出等等。

这天,人们都要吃元宵(汤圆)

   “元宵走一走,病灾远远溜。说的是,元宵节有一信仰性活动:妇女们穿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走出家门,走到郊外去,或走墙边,或过桥,或渡危,直到夜半归。目的是驱病除灾。认为“走一走”能够祛病延年。此活动俗称“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等等。

    明清《》外的《史书》载:冀州过年还有3项活动,就是

   在正月十二正月二十五二月二3天,各有活动。

   正月十二称谓“老鼠节”,“老鼠娶媳妇”晚上烧旧鞋;这天包饺子,称“捏老鼠嘴”;这天不能动剪刀,都是为了1年不受鼠害。

   正月二十五,称谓打囤节“填仓节”,即填满谷仓的意思人们,希望农业丰收。

人们大都用粉笔,在院子里画个粮囤。有的还画上到粮囤上面去倒粮食用的梯子。把小麦、玉米等五谷杂粮撒放到“囤”中,有的还放入钱币或者包起来的钱“囤”前面,放一张小桌子,摆上供品,点燃蜡烛,焚烧黄色的纸。有的还燃放鞭炮。

   农历二月初二日称谓“龙抬头”这天,民间最大的习俗是“剃龙头”不管是老人小孩,都习惯、喜欢理发、剪头修容。让自己焕然一新,预示着可以求得一年的好运。

   有农谚曰:“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牛”。这天,农民开始牵地。所以,称谓春耕节农事节

   相传农历二月初为文昌(主宰功名之神)诞辰日。古这天让孩子拜孔子,开笔写字,取龙抬头之吉兆祝愿、希冀孩子长大断文识字习礼。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