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农网社区 >> 新闻联播 >> 查看帖子

2692

查看

1

回复
主题:部分乡镇临聘人员超过在编人员:临时工撑起基层半边天?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农民 当前离线

77

主题

3

广播

0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学前班

用户积分:96 分
登录次数:53 次
注册时间:2013/6/18
最后登录:2021/10/6
农民 发表于:2021/10/6 18:1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点击查看原图

  基层工作繁琐复杂,人手不足是普遍面临的问题。为此,不少基层政府招聘了大量临时人员,以缓解工作压力。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当前一些基层政府中,临聘人员超过了在编人员,成为推动基层工作的重要力量。同时,临聘人员存在待遇低、工作积极性不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岗在人不在等问题,已成为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短板,亟待引起重视。
  1
  杂活离不开,撑起半边天
  早上8点,网格员李颖开始清点辖区内居民的疫苗接种情况,这一天他要完成辖区内15户居民的入户走访工作,还要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疫苗接种。
  “疫情防控、人口普查、疫苗接种,从去年到现在就没闲着。”李颖是东部某市街道的临聘人员,从事的工作和在编人员并没有太大区别,每天都要做很多“不太难但繁复琐碎”的工作。
  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沉,基层政府承担的工作任务也在不断增加。东部某沿海城市的一位乡镇干部告诉半月谈记者,乡镇现有在编人员94人,临聘人员122人,如果没有临聘人员,工作根本无法完成。“有的工作任务下放了,但人力和资金没有到位,仅靠在编人员,工作开展难度有点大。”
  “一些工作比较久、能力比较强的临聘人员常会身兼数职。”这位乡镇干部说,虽然没有编制,但他们撑起了基层治理的半边天。
  2
  身份差别大,工作热情低
  尽管在基层治理中,临聘人员不可或缺,但由于收入水平较低,缺少上升渠道,总体而言,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不高。“就挣这么点钱,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一位临聘人员说。
  中部某地在承办一次大型活动中,有工作人员被投诉“一问三不知”。一名当地干部说,临聘人员承担了相当一部分的会务工作,他们中有的人工作态度不积极。点击查看原图
  王兵是北方某城市街道聘用的专职工作者。因为工作认真,街道领导把许多工作交给他来完成,但他并不开心。“每个月工资只有3000元出头,工作多少不计入考核,发展空间也很有限。”王兵说,一发奖金一有活动,通知上都写着编制员工参加,临聘人员只能靠边站。

  东部某市一街道干部说,单位里编内人员常常不把临时人员当“自己人”,不仅工作上推脱脏活累活,私下聚会也不会带他们。临聘人员与正式人员间同工不同酬,长久下来肯定影响工作积极性,双方更存在一些心照不宣的矛盾。
  一位乡镇党委委员说,总体上,临聘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也不好管。“一跟他们谈工作积极性问题,他们就说待遇太低,我们也很无奈。”有次她安排一位临聘人员去做数据整理工作,没想到对方说:“这活儿我干不了,你让有编制的人去干吧。”
  3
  岗在人不在,管理有缺口
  多名基层工作人员向半月谈记者反映,临时员工早已不“临时”,除非临聘人员有重大过失或者面临较大政策调整,一般不会被解雇。
  半月谈记者在东部某镇了解到,当地有临聘人员24人,但有10至15人基本上不会到岗上班。“其中有一些人是退休干部,还有一些人我们也不认识,虽然每人每月只拿一两千块钱,但是积少成多,也成了乡镇财政的一个负担。”该镇一位工作人员说。
  基层临聘人员以招录的劳务派遣人员和专职人员为主,也有一些是退休的基层干部,包括部分在村、社区服务了多年的办事人员,此外还存在少量通过乡镇干部介绍“走后门”进来的临时人员。东部某街道工作人员认为,由于招聘临时工大多是单位自己组织,程序不够公开、严格,一些干部安插亲戚朋友的现象依然存在。
  对于第一类群体,目前基层的培养、考核、晋升机制尚不完善;对于二、三类群体,基层政府更是处于一个“谁也不想管”“谁也管不着”的尴尬位置。东部一位基层干部认为,临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但在群众眼里,他们也代表着政府形象,工作不到位也可能引发干群矛盾。
  4
  加强管理,推动资源向基层倾斜
  基层治理离不开临聘人员,但目前需要严控“增量”,管好“存量”,进一步提升临聘人员的专业素质。专家认为,当前一些地方“有编不用、编外扩张”,有的地方在临聘人员招录管理上缺乏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必然对基层工作队伍建设造成冲击。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吴晓林建议,进一步加强对基层临聘人员的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和激励政策,推进形成编内编外人员分工协作、互相监督、共同进步的工作氛围。
  目前,部分地方乡镇街道进行了机构改革,精简机构的同时优化了人员配置,部分工作成绩突出的临聘人员转为事业编制。中部一乡镇党委书记告诉半月谈记者,改革完成后,他所在的镇临聘人员只占到了10%左右。
  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其中明确,推进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鼓励、支持从上往下跨层级调剂使用行政和事业编制。基层干部表示,政策落实是关键,要把更多资源向基层倾斜,吸引人才涌入。(文中李颖、王兵为化名)
  (来源:半月谈 尹思源 郑生竹 孙亮全 题图:蒋跃新)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yangzongrui 当前离线

180

主题

693

广播

6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一年级

用户积分:5523 分
登录次数:3036 次
注册时间:2011/1/10
最后登录:2024/1/20
yangzongrui 发表于:2021/10/10 10:44: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普遍存在,亟待关注!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