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乡村超市 >> 特产美篇 >> 查看帖子

11655

查看

0

回复
主题:人工栽培“茅窝菌”技术在沧州实现突破性进展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admin 当前离线

3731

主题

360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6991 分
登录次数:8665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3/29
admin 发表于:2021/5/12 9:36: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点击查看原图
  冀农融媒体·河北农民报讯(记者郭庆峰)提起“茅窝”或是“茅窝菌”,很多人对它都有一种特殊的情结。夏季的农村,几场毛毛雨过后,茅草地中就会生长出如纽扣般大小的蘑菇,娇嫩无比。茅窝即可煲汤又可做馅,是一道绝佳美味。然而就是这个绝佳的美味,人工驯化栽培却很难。日前,从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传来好消息,该院王增池教授经多年钻研,目前“茅窝菌”人工驯化栽培技术实现突破性进展。
  据了解,这些年来,王增池一直致力于食用菌研究与教学。而在工作或生活中,王增池总听人提起“茅窝菌”,这激发她对盐碱茅草地生长的这种野生菌的兴趣和探知的欲望。自2015年起,每到连阴雨的夏季,王增池就开车往沧县、海兴、黄骅等县市的茅草地里跑,考察“茅窝菌”的生长环境,采集“茅窝菌”子实体,开展一系列研究。
  每到夏天雨季,王增池教授都会冒着细雨到茅草地中寻找“茅窝菌”,开展一系列研究。
点击查看原图
  王增池介绍,茅窝菌是寄生在茅草茎基部的一种小型食用菌,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0.5-1.5cm,幼时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往往中部稍下凹,浅肉色至淡黄褐色,初期边缘内卷,后期有沟条纹。菌肉近白色。经权威机构基因测序和形态观察比较表明,茅窝菌为枝生微皮伞(Marasmiellus ramealis (Bull.) Singer),属真菌门、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白蘑科、微皮伞属。由于受到温度、湿度、气候、茅草地况等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茅窝菌产量少且不稳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茅窝菌干品已经成为馈赠亲友的珍贵物品。由于受自然资源条件的限制,野生茅窝菌产量很少,很难满足人们的需求。
  记者了解到,以王增池教授为首的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团队经过几年研究攻关,掌握了茅窝菌的生长规律与特点,筛选培育出3个菌株。茅窝菌人工栽培技术已取得试验性成功,下一步将进行示范栽培种植。该项技术突破,将为今后茅窝菌的栽培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人工栽培的茅窝菌变为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的日子将不会太远。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