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28902

查看

0

回复
主题: 清明节的别称典故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26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44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3/29
文字虫 发表于:2021/4/3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清明节的别称及典故


   清明节,是我国24个节气中的第5个节气,时间在农历的2月或者3月,在公历的4月5日或4日、6日。它是24个节气中唯一一个具有节气与节日双重性的,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汉族外,满族、壮族、苗族、瑶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东亚东南亚等华人、华侨聚集地也过这个节。

点击查看原图

      清明节气内,冬天已去,气温变暖,草木萌动,春意盎然,大自然清秀明朗,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所以,用“清明”称谓,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了。

       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民国廿四年(1935年),曾经由政府确定为4月5日为国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把清明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开始,我国将清明节确定为法定节假日,放假1天。2009年,又改为调休放假3天,一直延续至今。

      清明节的名称还有五六个之多。

      “寒食节”古时,清明节期间,不举烟火,吃冷食,所以称“寒食节”。《周礼》载:“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

      “扫墓节”。俗称是给过世先人上坟祭祖,以礼敬祖先、弘扬孝道、慎终追远。

   扫墓起源于秦,汉代承袭,相沿至唐,才普及于民间。乾隆版《冀州志》载:是日,“家长率子弟妇女祭墓”。清明节前后,即便在外地的人,也要回家给故去的先辈扫墓。民国时称为民族扫墓节”。

       “踏青节”。此时,生气旺盛,气温升高,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郊外踏青(春游)的好时段。古时,留下了许多清明节踏青的诗句。如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年欢未尽又清明,寂静青山人陡涌”,等等。

      “植树节”此时,正是春耕、春种、植树的好时候,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有的扫墓、踏青等习俗,植树也被确定为常规项目,不过这是对民间长期延续的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古时,清明节也叫“三月节”“行清
      清明节的典故有二。

   典故一,流传最广,“清明节”“寒食节”的由来。就是介子推“割股充饥”的故事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东西。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

       后来在介子推死去的树上,发现他留下的一首诗,主要是劝文公廉政的。最后一句是这样的:“清明复清明”。故此,把那天定为清明节。

       民间传说,为了纪念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每年这天禁火,只能吃冷食,即寒食节的由来。

   典故二,“扫墓节”的由来。秦朝末年,刘邦终于打败霸王赢得天下。

        刘邦衣锦还乡时,想去双亲的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他无法找到自己父母的坟墓。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

   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纸,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后向上苍祷告说:“父母在天有灵,我将把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父母坟墓。”

        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