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拥民在线 >> 拥民农技 >> 查看帖子

3156

查看

0

回复
主题:今年小麦白粉病高发,有特效药吗? [收藏主题]  
admin 当前离线

3731

主题

360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6989 分
登录次数:8665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3/28
admin 发表于:2020/5/20 22:54: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点击查看原图

  对于种植户来说,追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特效药,尽管并没有什么错误,但应该说无论使用什么农药加以防治,都属于被动地防治白粉病的措施,最好的防治措施应该是在小麦播种前,使用种子重量0.2%的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也可使用15—20克有效成分的烯唑醇对水拌种子100公斤,预防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点击查看原图

  一、小麦白粉病的侵染症状和发病条件
  小麦白粉病是由子囊菌亚门真菌中的禾本科布氏白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小麦的叶鞘和叶片等。发病初期,小麦的叶片上首先会出现白色霉点,并逐渐扩大成圆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上长出白色粉状物。病害发展到后期,白粉病的孢子会变成灰白色到淡褐色。小麦白粉病发生时,感病叶片上会散生出针头大小的黑色小粒点,也就是病菌的子囊壳。
  小麦白粉病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潜伏在土表的麦叶叶鞘或底部靠近土壤的叶片上越冬。暖冬、多雪、土温高,对白粉病菌越冬有利。小麦白粉病在温度15℃—25℃、相对湿度25%—85%时均可发生。返青拔节后,阴雨多、湿度大、光照不足,是小麦白粉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环境条件。
点击查看原图

  二、控制小麦白粉病可选的药剂都有什么
  农药市场上可用于杀菌防治白粉病的药剂很多,但并不是每一种有防治白粉病效果的农药制剂都适合用在防治小麦白粉病上。不同的农药品种,在防治白粉病上,适用的农作物种类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不加区别,盲目选择使用,不仅是可能效果不好,还有可能会因为用药不当,产生药害。
  根据不同杀菌剂的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麦农在防治小麦白粉病喷药时,具体可选用,非内吸性杀菌剂中的福美胂,内吸性杀菌剂中的腈菌唑、烯唑醇、丙环唑、甲基硫菌灵,混配杀菌剂中的三唑酮·多菌灵、多·硫、甲基硫菌灵·硫磺等。
  三、不同药剂的特点以及防治小麦白粉病时的使用剂量
  福美胂,属于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对多种作物的白粉病有良好的防效。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37.5—50克有效成分对水喷雾。
  腈菌唑,属唑类杀菌剂,在一定条件下性质稳定,内吸性较强,是广谱的保护和治疗剂,对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的许多病原有活性。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2—4克有效成分对水喷雾。
  烯唑醇,属唑类杀菌剂,有较广的抑菌谱,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中的重要病原菌有较高活性,兼具保护和治疗作用。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4—6克有效成分对水喷雾,可兼防小麦锈病。
  丙环唑,为唑类广谱、内吸性杀菌剂,对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病害有良好的防效。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8.3克有效成分对水喷雾,能够兼防小麦条锈病和根腐病。
  甲基硫菌灵,属于取代苯类内吸性杀菌剂,除对藻菌纲真菌无效外,对其他如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各纲中的许多病原菌都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兼具治疗和保护作用。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有效成分50—70克对水喷雾,可兼防小麦赤霉病。
  三唑酮·多菌灵,由三唑酮和多菌灵的原药添加助剂、填料等制成,相比于单纯使用三唑酮或多菌灵,有一定的增效作用。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有效成分30—40克的33%三唑酮·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水喷雾,能兼防小麦赤霉病。
  多·硫,由20%多菌灵和20%硫磺混配而成,硫磺悬浮率不低于45%,保持了多菌灵的广谱性,既降低了成本,还对有些病害产生了增效作用,能够延缓病菌对多菌灵产生抗性。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有效成分40—100克对水喷雾,可兼防小麦赤霉病。
  甲基硫菌灵·硫磺,为20%甲基硫菌灵和30%硫磺的混配制剂,保持了甲基硫菌灵的广谱性,降低了药剂成本,对作物有保护和治疗作用。防治小麦白粉病,亩用有效成分30—37.5克对水喷雾,对小麦锈病和赤霉病有兼防作用。
  防治小麦白粉病,应当在孕穗、齐穗和扬花期分别各用药一次。不同麦区的小麦白粉病可能会对某种药剂形成有抗性,防治时需要注意规避使用。至于说,哪一种药剂是特效药剂,对不同地区的麦农来讲,肯定是并不一样。每一种对小麦白粉病具有防治作用,而当地麦区的白粉病又没有对其产生抗性的实用杀菌剂,对那一麦区的麦农防治小麦白粉病就应该属于是特效的。(乡村萤火虫)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