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2001

查看

0

回复
主题:春节六题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26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44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3/28
文字虫 发表于:2020/1/23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春节六题

春节的时间

春节的称谓

过年的变化

过年的禁忌

春节的饮食

                                                 春节的谚语


      春节之际,说说与其有关的6个事儿。

      春节,是中华民族一年中最为隆重、重要的传统节日。据记载,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这个节日,历史悠久,流传面广,具有极大的普及性、群众性、全民性的特点。

      2020年1月25日是春节,为农历庚子年,俗称鼠年。鼠年,地支为“子”, 说为“子鼠”。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春节,与清明、端午、中秋,并称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春节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春节不是中国独有的节日,亚洲国家中,与中国一样过农历春节并有法定假期的包括越南、印尼、朝鲜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另外,泰国菲律宾也有过春节的传统。


春节的时间

      春节日,为农历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第一天。它在公历的1月21日至2月21日之间游动。最早的春节,如1966年,是1月21日。最晚的春节,如1985年,是2月20日。时间相差整整1个月。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过春节,旧习惯是从一进腊月(农历12月)的初八开始,至农历二月二日结束,时间达近2个月。“不过二月二,不算过完年”的说法。不过,人们到正月十五后就开始正常劳作了。

      我国规定的春节假期,一般由腊月三十到正月初六。

      4000多年前人们于一岁(年)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即今春节,举行祭祀活动,以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祈求丰年。

  夏商周时期的月:夏朝以春季一月(为正月,商朝以冬季十二月(为正月,周朝以冬季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冬季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

   到了汉武帝太初元年,即公元前104年,将原来以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恢复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首。

   辛亥革命以后,逐渐改用公历纪年把夏历(农历“立春”节气前后一月一日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

      1913年7月(民国二年),当时北京(民国)政府大总统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并且规定,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春节”“元旦”时间,依民国1913年规定。


春节的称谓

      对于春节(即农历正月一日)的称谓、叫法,书写文字和口语俗语、历史和现代是不同的,有多种多样的称谓,多达30个之多。

      真正称谓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古代是没有的,是民国政府创造的。

   历史上的称谓在先秦时,有“上日”“元日”“改岁”“献岁”等。

   两汉时期,被叫为“三朝”“岁旦”“正旦”“正日”等。

   魏晋南北朝时称为“元辰”“元日”“元岁”“元首”“岁朝”等。

       唐宋元明时期,则称为“元旦”“元”“岁日”“新正”“新元”等;

   清代,一直叫“元旦”或“元日”。

   历史上的称谓还有“元正”“元朔”“正朝”;“三朔”“三始”“三元”,意这一天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口语的称谓也有若干个,最普通、最多、最常听到的“年”“大年”“新年,还有新春”“新岁”“新禧”“岁旦”“岁节”“年禧”“年节”,等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年初一”“度岁”“庆岁”,等等。


                                        过年的变化

       过春节,在衣食住行等方面有很多的习俗。这些习俗,又都随着地域的不同、时代的更迭、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变化。以作者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为例,比较突出的有“三大变化”。

       拜年的变化---跪拜变多样。拜年,是春节期间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主要习俗。俗语有“不能断了年节”。要给长辈、亲戚、邻居、朋友、领导等拜年,展现的是亲情、友谊,也是一种优秀历史传统文化。

      以前,人们拜年只是面对面地磕头、跪拜。

      如今,拜年的形式多种多样:除去磕头、跪拜外,有电话、手机拜年;短信、微信拜年;集体拱手团拜;还有电脑视频拜年等。

       年饭的变化---在家变饭店。年饭有一家人的年夜饭”、亲朋的“团圆饭”,还有对亲朋的“待客饭”等。

       以前,人们的年饭,都是在自己家中做和吃。

       如今,大都是到饭店去吃。近些年,年饭都需要提前一个多月预订,不然是没有座位的。

       “守岁”的变化---聊天变看春晚守岁,就是“年三十”(腊月三十或者“小月”二十九)晚上,点着“长明灯”,即整个晚上不熄灯,人们通宵不睡,通宵守夜

       以前,守岁时,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包饺子。

       如今,人们是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特别娱乐节目,特别是20点钟后,都要看春节联欢晚会。

  除去以上“三大变化”外,还有其他的若干变化。如,由在家过年变外出旅游;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由仅几毛、一二块钱变100元、几百、上千元;走亲戚由步行变骑摩托车、电动车、自家的三轮车、汽车,还有的打的、坐公交车,等等。



过年的禁忌

      春节期间,是一个欢乐喜庆的时候。在这时段,按照薪火相传的习俗,有一些语言、行为的“禁忌”。这些“禁忌”,虽然也有消极的封建迷信的东西,但是,对于许多积极的东西,我们应当予以弘扬,并不断创建良好的禁忌习俗,以践行“八荣八耻”,推进社会不断进步。

   何为“禁忌”呢?《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犯忌讳的话或行动”。《辞海》确定:“禁止同‘神圣’的东西或‘不洁’的人们、事物等接近”。《辞源》云:“忌讳”。如果,不规避禁忌,《辞海》曰:“即会招致自然力量的惩罚”。

     禁忌是讲究、是信仰;是心理、是意愿、是渴望、是期冀;是约束、是限制、是规则;是传统、是习俗。

      作者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流传千百年的春节“禁忌”习俗,有如下三类。

      一、语言“禁忌”。1.在春节的喜庆日子,家长教育小孩、青年人,忌说“死”“坏”“病”“穷”等不吉利词语。

       2.如果不小心摔坏了碗、盘、杯等,不说“摔坏”,而“岁岁(碎碎)平安”解之。

       3.春节包饺子时,忌说皮、馅“完了”、“没了”。

       4.买、卖神像、毛泽东主席像,忌说“买”和“卖”,改用“送”和“请”字。

       5.忌说“破鞋”两字,改称“旧鞋”。

       6.忌说“吃醋”两字,把“吃不吃醋”说为“用不用‘忌讳’”。

       二、行为“禁忌”。1.结婚的妇女忌在娘家住。以求与其婆家的和谐。

       2、正月初五前和正月十二日,忌动剪子、忌动笤帚扫地。

       3.忌正月初五日去岳父家拜年。谚云:“拜四不拜五,拜五死丈母。

       4、忌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正月剃头死舅舅”之说。

       5、打春,即24节气之一“立春”的时辰,不管是白天、夜间几点钟,忌躺在床上睡觉,打春别打在炕上”之说,意“一春懒,一年懒,一春勤,一年勤。”

       6.家中来客人时,忌扫地、抹桌子。意撵客人。

       7.陪客时,主人忌频看钟表、忌中途离去,陪客要陪到底。意对客人不耐烦,撵客人。

      8.多人相聚时,忌坐在人的正前方,给人个后背、屁股;忌对着人打喷嚏;“骂人不揭短”,忌当众谈别人的“短处”。

      9.对于有一定地位的人或长辈、长者,忌当众呼喊其乳名、外号;忌对其开玩笑。

      10.送礼东西忌单数,要用双数。有“好事成双”之意。

      11.除夕和正月初一死了人,先“捂起来”,忌通知人们前来办丧事。要等正月初二再公布。意让他人过好年。

       三、思想禁忌。1.忌讳“闰八月”,说什么“闰七不闰八,闰八挨刀杀”。

      2.“寡妇年”结婚。所谓“寡妇年”,就是没有“立春”节气的年份。



春节的饮食

      作者所在的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春节期间的饮食,具有的特色是,哪一天吃什么饭,千百年薪火相传,逐渐形成春节习俗。

      春节前后“立春”日,吃瓜馅饺子,称“咬春”。

      腊月初八日,俗称“腊八”“腊八节”,煮、吃腊八粥”。

      腊月三十日,小月时是二十九日,称除夕节,俗称“大年三十儿”“年三十儿”。这天,“大锅菜”。“菜”与“财”谐音,寓意吃“大锅菜”可发财。

      正月初一早上天还没亮吃饺子。因为,有“交子”之说,即初一凌晨子时,一交是两年,一时连两岁。

      正月初五日,俗称“破五”,习惯吃饺子。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俗称“灯节”,吃元宵(汤圆)。

      二月初二日,俗称“龙抬头”的日子,家家户户煎“灯盏儿”吃。“灯盏儿”用粘米加馅做成,用油煎。


春节的谚语

      谚语,是指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的短语。多数谚语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多是口语形式通俗易懂。

      春节的谚语,有若干种。

   事理谚语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等等。

    生活谚语“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小寒大寒,杀猪过年”“吃了腊八饭,就把年货”“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二十三,沾糖瓜,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大肉,二十七,宰只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年三十捡个兔子,有没有它都过年”,等等。   
   气象谚语 “干冬湿年上”“腊七、腊八,冻掉下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等等。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