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12747

查看

0

回复
主题:70年的冀州英模(一) [收藏主题]  
文字虫 当前离线

924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42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3/19
文字虫 发表于:2019/4/9 5:32: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庆建国70年】

70年的冀州英模(一)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西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距今已2200多年,古老而辉煌,地灵而人杰,有诗云:“万古风流是此州”。新中国建立前,代有名人,孙敬、邳彤、释道安、冯太后、冯承素、孔巢父等历史人物,彪炳青史;建国后的70年里,“冀州霸气未全收”,在这块沃土上,走出了许多奋发勇为的英模。



被毛主席和斯大林接见的农民郁洛善

      郁洛善(1894~~1969年),是1951年被授予的冀州市第一位全国劳模。担任冀州西沙疙瘩村党支部书记多年,还曾经担任冀县(今冀州区)人民政府不脱产的副县长,是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点击查看原图


       他1951年冬,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并颁发给他硬板纸的毛主席亲自题词“劳动光荣”的证书。1952年4月,他随中国农业代表团赴苏联参观学习5个月,与苏联人民的领袖斯大林元帅合影留念。

      他原籍南宫县郁家庄人,幼年家中清贫,14岁就给地主当雇工,1934年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落户在冀州。     

      郁洛善在抗日战争中,站岗放哨,掩护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给八路军送食物,给地下党往敌炮楼内的“内线”送情报,积极参加抗日工作,并且送自己的儿子参加了八路军。1944年3月,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在任村党支部组织委员期间,积极领导群众开展减租、减息和对敌清算斗争。在旱灾严重的情况下,他响应党的生产自救号召,集股办起了劳资分红的全县第一个副业生产合作社。其模范事迹被刊登在当年的《晋察冀日报》上,并被选为晋察冀劳动模范。

      1951年,他在全县率先成立起有9户农民的农业生产互助组。当时的冀县县委、县政府在县农业展览会上,用连环画的形式表扬和宣传了他的事迹,并在全县树他们为走集体化道路的红旗。

      郁洛善连续3年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劳动模范。他把上级奖给他的1头驴、500万元(相当于今500元)奖金和切片机、五轮水车等奖品全交给组里,鼓励全组人员加倍努力生产,报答党的恩情。后从互助组逐步发展为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社、联村社,又加入到人民公社。

      西沙疙瘩村历史上是个贫困村,风沙、盐碱是当地“两害 ”。郁洛善带领群众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战,在村西北筑起防风墙、造起防护林,挡住了风沙的袭击。在社内打大眼井、砖井、机井151眼,改沙治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社内收入大大增加。   

       郁洛善艰苦朴素、严于律己。他虽然身为社里的领导,1952年还被选为冀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不脱产),但他穿的总是一身家做衣服,腰里系着块白毛巾,身带大烟袋。出门办事、开会,骑着头小毛驴,从不要集体补助,不花集体一分钱。坚决不让县里车接车送。他与群众同下地、同劳动,而且身先士卒,苦活、累活总是带头去干。渠道决口,他不顾天寒地冻,第一个脱衣下水。

      他于1969年因患心脏病逝世后,衡水地区(今衡水市)行政公署(相当于今政府)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冀州最早的女“劳模”

       刘翠苗(1914~1995年),女,中共党员。她于1936年22岁时,由本县今官道李镇西沙疙瘩村嫁到官道李镇南刘家庄村。历任南刘家庄村妇救会主任、副村长、公安员和4个村的“联村社”社长。

点击查看原图

       老“劳模”。刘翠苗是冀州最早的女劳动模范。

      据《冀县志》《冀州市志》载:她在南刘家庄村,于1944年办起冀县最早一批的互助组。互助组不但开展农业生产互助,还开了粉坊以增加收入,开展生活互助。

       刘翠苗组织郭春苗、羡三翠等一伙儿妇女,成立起支前队,为八路军做军鞋等。她们白天做、晚上做,就连下地干农活时也带着鞋底,抽空就纳几针。1939年到1940年,7、8个月的时间内,她们做军鞋90多双、棉坎肩270多副,并且跑了30里地,送到八路军驻地王口村,有力支援了抗日战争。

       刘翠苗于1944年被评选为晋察冀边区劳动模范。那时,被评选为劳动模范的,据历史资料记载,今冀州市域内仅仅2人,一位是她;一位是后来受到毛泽东主席和斯大林接见的全国著名“劳模”郁洛善。

       刘翠苗于1950年,被评选为河北省首届劳动模范,参加了河北省首届劳模农展大会,获奖章1枚。于1951年,被评选为河北省工农业劳动模范,参加了河北省工农业劳模代表大会,获奖章1枚。于1952年,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于“爱国增产奖章”1枚。

       据《冀县志》《冀州市志》载:今冀州市域内,1952年前,被评选为全国和省劳动模范的一共只有5个人。

        保垒户。刘翠苗家在抗日战争时期,是我党忠实可靠的“保垒户”。

       为了掩护中共党的干部和八路军干部、战士,刘翠苗在自己家院内挖了地洞、地道。地洞挖在她家西屋地下,有1间屋大小,可以容纳10多人开会、可以容纳5、6人住宿,地洞进口开在西屋炕面上,洞口上用一扇门厨门板盖、掀,门厨门板上铺上麦秸、谷秸、草,再铺上炕蓆,最上面放一个炕桌伪装。地道挖到地洞出口,出口开在西屋东南角外、与南屋的间隙处。刘翠苗的大女儿王洪秀回忆:“曾经因为下雨,西屋与南屋房檐的雨水流到地道里和西屋地洞里,使西房与南房都裂了,西屋的土炕塌了。后重新修的房和炕。”

      刘翠苗家在抗日战争时期,曾经先后住过杨秀峰(后担任河北省省长)、李书城(后担任昆明市委副书记)、徐耕耘(后担任湖北省公安厅厅长)及当时的区长高堤及男女若干同志。

       刘翠苗平时照顾同志们的生活,烧水做饭,还站岗放哨,发现情况,及时用暗号通知同志们应付。同志们走时,有时还要带上她准备的干粮。

       一次,区女干部李敬轩与一名大个子男同志黎明时刚刚到刘翠苗家,就发现千户营炮楼的敌人扫荡进村来了,刘翠苗迅速让他们进地洞掩藏好。随即,敌人进了她家,她躺在地洞进口的炕上,假装正在“做月子”,骗走了敌人。

       后来,敌人好像知道了刘翠苗家是“保垒户”,经常住我党干部。于1940年3月的一天,敌人直扑刘翠苗家。那天,就她一个人在家。一伙敌伪军围着她,逼问:“八路藏在哪里?”她镇静自如地回答道:“我家没有八路。”敌伪军用5尺长的木棍子朝她浑身打,木棍都断成了3截,她咬着牙坚持说:“我家没有八路。”有个敌伪军用枪刺刀背抵着她脖子,说:“不说就杀了你。”她说:“杀了我,我家也没有你们找的八路!”这时,外面响起枪声,一伙敌伪军仓皇跑出去了。一个敌伪军临走还对她说:“交不出八路,要你一死。”

       老先进。上世纪60年代后,刘翠苗就没有再当干部,一直到去世,也没有去城市跟女儿生活,始终在南刘家庄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村民们都说:“老太太可是个‘老先进’。”

       刘翠苗1944年3月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战争年代,她动员丈夫参了军。因为她忙于工作,自己的两个几岁的女孩子根本顾不了照看。有时,孩子们到了午饭、晚饭时间,见不到她,饿得哭,经常被好心的邻居领到家里吃饭;到了晚上,她也是经常回不了家,两个孩子坐在家门口等待。一个孩子坐一个门墩,被人们戏称为“把门将军”“二门神”。后来,为了工作,她干脆把小女儿长期托付给了外村别人家。

       上世纪50年代,刘翠苗一户一户地到家中动员人们“入社”。抗美援朝时,她带头捐献,她自己按两个大人,每人30斤、两个孩子,每人20斤,全家捐献了100斤棉花,得到上级表彰。为发展农业生产,她组织人们率先打“洋井”。

       刘翠苗晚年虽然不当干部了,但是,仍然严格按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虽然年纪大了,但是,党员会一次不拉地参加。去公社、乡镇开会,因不会骑自行车,坚持步行,而且,从来没有迟到过。她主动地帮助村干部做计划生育、收提留、民事调解等工作。她经常给青年、少年讲革命传统。  

       晚年,刘翠苗曾受过河北省省长杨秀峰省长接见。1983年,她69岁时,还被评上了“模范党员”。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