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农网社区 >> 校园茶座 >> 查看帖子

1070

查看

0

回复
主题:和爸爸亲的孩子长大都怎样了?这些人用几十年告诉你一个字 [收藏主题]  
admin 当前离线

3731

主题

360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6991 分
登录次数:8665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3/29
admin 发表于:2018/10/24 11:0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最近看了一个朋友自己被人拍下的让人爆笑的视频。

  视频里,几个男人在飙歌,轮到这位满脸胡渣的朋友时,他一张嘴,竟然飙起了儿歌:“我有一只小毛驴,我从来也不骑……”这时一旁有人含在嘴巴里的花生粒都喷出来了。

点击查看原图

  爱唱儿歌的爸爸,是个好爸爸啊,他一定经常陪孩子唱儿歌。难怪他的妻子经常晒幸福,称赞孩子的爸爸是个充满爱心和耐心的好爸爸。陪娃的爸爸不仅尽责,还很有好处。赫伯特·劳伦斯说,一个好父亲胜过100个校长

  ▶有爸爸经常陪伴,孩子更容易获得哪些好处?

  1、孩子更容易从游戏获益

  我有个同学,现在是个优秀的机械设计师,他小时候在同学眼里,就已经是一个小小科学家。这大概得益于他的父亲。他曾经跟我们分享过自己小时候的一件趣事。话说有一天,他问他父亲:“爸爸,我想造一只船,你能帮我吗?”他的父亲二话不说,就把杂物间的一张床拆了,拆成了一块块木头,然后到图书馆借书,参照书上的步骤,到杂货店买零件,最后两人忙了一个月,终于做成了一艘像模像样的小木船,最后,他和父亲还做了一把船桨。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两父子用自行车把小船好不容易拖到了河边,结果一放到水里——就沉了下去!虽然造船失败,但爸爸的实践精神在他脑袋里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受到父亲的熏陶,行动力非常强。

点击查看原图

  相比起妈妈,爸爸们更具有实践精神和行动力,虽然这只是相对而言。家庭情感研究学家约翰·格雷也说,在行动力上,爸爸往往比妈妈更有行动力,因为妈妈们经常情感细腻,考虑得过多。好比上面的例子,妈妈们可能会想:“造船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啊”,“到哪里找材料?好麻烦”,“万一船太重怎么办”,“失败了就白做了”……而爸爸们更果断一些,他们或许会说:“哪有这么多麻烦,做了再说”……

  2、孩子更容易有冒险精神

  我曾经在郊外的一座攀岩大山旁,遇见一位“顽童爸爸”,这个爸爸是个徒手攀岩者,他的腰上绑着2,3岁大的孩子,他的妻子在下面紧张得几乎不敢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看着父子俩。当这个爸爸爬了20多分钟后成功到了山顶,传来了小男孩咯咯的欢笑声。我想,这孩子有勇敢的爸爸,未来他也一定会很勇敢。

点击查看原图

  美国儿童心理学家Ross Parke经过研究发现,父亲们更喜欢跟孩子玩激烈的运动,比如摔跤、赛跑或攀岩等更富冒险的活动。这其实与爸爸们的雄性荷尔蒙有关系。在雄性荷尔蒙的作用下,爸爸们在行为上会表现得更爱冒险和更有活力。孩子在爸爸的陪伴下,也便轻易地培养冒险的精神了。冒险,在相对安全的基础上,就是一种韧性、坚持和进取的精神,无论儿子还是女儿,都会因此受益。

  3、孩子更容易独立

  我有个朋友,小时候家境很好,她的妈妈和奶奶在她5岁前,从来没让她做过任何家务。这种宠养,在她5岁那年被她爸爸打破了。那年的一个周末,她妈妈和奶奶去拜访亲戚,他爸爸本来答应做饭,后来说不会做,还提议说他们可以饿一天,她听到爸爸的奇葩提意当场懵了。后来爸爸给了女儿10块钱,还说服她一个人到菜市场买一些瘦肉、青菜和面条,回家后又说服女儿做瘦肉蔬菜面,就这样,她“不明不白”地就做了人生第一锅瘦肉蔬菜面条。神奇的是,她从此爱上了做菜。长大后,她爸爸告诉她,“那一年那一天,爸爸故意不懂做饭,所以就逼出了一个爱做饭的女儿。”

点击查看原图

  难怪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在无数家庭的角色定位中,爸爸们常常不爱包办,也懒于包办,个别爸爸甚至自己本身就是有意无意的“懒汉”,“不懂晾衣服?好巧,爸爸也不懂,你看着办”,所以有爸爸经常陪伴的孩子,更容易独立。

  ▶爸爸与孩子的关系,一定会影响孩子下一代的亲子关系

  当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不陪伴和经常忽视孩子的父亲,会让女儿对男人充满负面印象,而这个家庭的儿子未来也会模仿父亲的不尽责;

  当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好父亲,他经常陪伴孩子,承担照顾孩子的责任,那么他会让儿女们更热爱家庭,为家庭的成长而努力。

  正如爸爸从一开始,陪伴宝宝玩玩具、玩亲子游戏、玩过家家,父亲们从亲子陪伴中获得了亲密的亲子关系,他们的孩子也从中受益。他们的安全感更好,对父亲更依恋,他们在各方面的性格和意志也受父亲的正面影响。

  因此,父亲的做法会让孩子获得对父亲角色的理解——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是与孩子经常在一起,还是分离的。这种印象,会让孩子未来形成自己的行为标准。作为儿子,他会把父亲的行为复制下来,用在自己未来的家庭和孩子身上。作为女儿,她趋向于对配偶失望和怀疑。这便是父亲给孩子带来的“复制作用”。

点击查看原图

  我想起了英国一位奶爸John的故事:

  在他接自己的妻子和新生儿子从医院回到家里,当他把妻子安顿在床上躺下,把宝宝放在婴儿床上,他60多岁的老父亲来到了他们家。老人轻轻地走到婴儿床边,在宝宝的脸颊上亲吻了一下,然后唱起了欢快的催眠曲……

  在那一刻,熟悉的旋律让John想起了自己小时候与父亲的一幕幕:

在家里土黄色的小木床上,爸爸欢快的催眠曲响起;

晚上从幼儿园回家的路上,爸爸欢快的催眠曲响起;

在观看画展回家的路上,他躺在爸爸的怀里,爸爸欢快的催眠曲响起;

在医院治疗腿伤的病床上,爸爸欢快的催眠曲响起……

  他内心满满的感动,他轻轻地走过去,把老父亲拥抱在怀里。不知什么时候开始,新生宝宝的婴儿床边,每晚总响起年轻爸爸给宝宝唱的欢快的催眠曲。

  有爸爸陪伴的孩子到底多幸运?这些人用几十年告诉你一个字——“值”!

  爱能复制,当爸爸足够爱孩子,孩子一定能学会爱。就像复印纸一样,稳定而永恒。

点击查看原图

  关键字:爸爸陪伴、亲子成长、亲子关系、幼儿心理、早期教育
  幼儿说,(亲子)心理咨询师黄杏贞,学习幼儿心理研究和知识,分享科学、有趣、实用、有价值的育儿心得。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