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灌水杂志 >> 查看帖子

2352

查看

1

回复
主题: 冀州有个村“农商研究会” [收藏主题] 本贴被认定为精华  
文字虫 当前在线

933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51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4/25
文字虫 发表于:2017/3/3 5:21: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80多年前,

                冀州有个村“农商研究会”




    在距今80多年前的20世纪30年代,河北省冀县一个千余人的村庄里,组织建立了个“农商研究会”。这个村庄是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徐家庄乡淄村。



先说说淄村

    淄村,是位于冀州城西南10公里处的1个普通村庄,建立于距今800多年前的元朝,因为紧靠漳河支流,取名“支村”。明朝永乐年间(1403~~1424年间),村名改“支村”为“淄村”,沿用至今。

    这个村,在清朝、民国时,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虽云乡村,而商人辈出“本村经商在外人居多”。

    这个当时290户的村庄,经商在外的有一百四五十人,平均每2户有1人还多。

    当时,淄村人经商去的地方,几乎遍布全国各地,据可查到的文字记载,有北平(今北京)、天津、保定、张家口、热河、察哈尔、廊坊,等等;晋、鲁、豫的太原、济南、潍坊、郑州、许昌、开封、洛阳、漯河,等等;长江流域的南京、镇江、江苏、上海、徐州、沐阳、宿迁,等等;还有关外辽宁及陕西、安徽,等等。

   当时,淄村人在外经营的工商业及店铺有60多个,其中北京14个。他们经营的有银号、袜庄、布庄、军衣庄、币局、煤栈、化学厂、花行、袜厂、粮庄、古玩店、面粉公司、烟草公司、缎号、皮货庄、茶庄、旅馆、广货店、商店,等等。



“研究会”概况

    淄村研究会”虽然存在时间不长,但是,作为当时的新生事物在冀州历史上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迹,当时的《冀星报》及新中国建国后的《冀县志》《冀州市志》都予以刊载。

    建立。该村“农商研究会”,是在该村“商研究会的基础上而发展建立起来的。

    清朝中叶开始,淄村人陆续外出经商。到了民国时,他们为对付“商战”“图存”“精研商学,讲求互助”,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6月1日建立了“商研究会。但是,因种种原因,仅仅存在了1年时间就停顿了。

    “商研究会停顿后,有识之士念念不忘再恢复重建。8年后的民国二十年(1931年)10月,人们又开始筹办恢复,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4月1日,在原“商研究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农商研究会”(下简称“研究会”)。并且得到冀县国民党党部的批准。

    人员。“研究会”,由淄村在外的“百数商人”和在村的“若干农劳”两部分人员组成。到1932年底,共有会员120人。会址设在淄村,同时,在外埠建立了北平、天津、保定、辽宁、 南京、沪汉、安徽、太原、济南等12个分会。

    “研究会”的经费,由会员自筹捐集。

    宗旨 “研究会”的性质是,“一乡村团体”,不干涉影响村政,“做善事义举”。

     “研究会”的宗旨是,研究商学,促进农业,发展乡村教育,灌输民众常识。“为农村争地位,为乡民喊不平,为个人想出路,为一村谋幸福。”

    他们的目的是,在“自己的衣食住解决了以后,还要帮别人的衣食住问题。”

    使农业“不萧条,”人人有饭吃,有衣穿,少年“不失学”,青年“不失业”,村子成为“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小小乐园。”

   “把一个农村的文化弱点,完全暴露出来”,让政府和有识之士“设法来援助”。


“研究会”工作

    该“研究会”1932年恢复建立后,活动工作了多长时间,待考。仅仅从该会1932年年度的《工作之报告》中看到,4月至12月,9个月内,做了大量的对村里、对社会大有裨益的工作。

    1.交流经商经验。建立了淄村经商在外的138人通讯录》。每个月给他们邮发1期油印的《通讯》。该《通讯》除去通过《旅外漫谈栏》交流经商经验外,还介绍“冀县要闻”“淄村琐闻”“农事情形”等等,不但使经商在外人员在工作中获益,而且,使他们能够随时听到“乡音”。

    2.筹办平民学校、扩充女校。“研究会”面对“失学壮丁七八百”情形,争取村里支持,积极筹办平民学校,并且扩充女校。他们为平民学校广发劝募捐书,集资数百元。为女校聘请了得力女教师,使女学生由不足10名扩充到30多名。

    3.建立阅览、娱乐室。阅览室的书报,大部分由会员捐赠,少量为购买,有书籍 500多册,报纸、刊物、杂志 30多种。内有辞典、字典、地图、《日用百科全书》《格言》《伟人修养录》《商务尺牍》《商人万宝全书》《平民生财术》《农学杂志》《商业常识》《家庭须知》等等。书籍可在阅览室看,也可借走阅读。

    娱乐室内有,围棋、象棋、笛子、萧、兵乓球、台球等。

    阅览、娱乐室,除去服务于会员外,还供民众阅览消遣,被称为“村中民众的乐园”。

    4.创设壁报。“研究会”,在村里创设了 3块壁报,分别设在东街、西街和十字街。壁报由“研究会”安排的专人,或者书写,或者张贴时事新闻,“尤为民众所欢迎”。

    5.成立青年职业介绍委员会。为的是提携本村人,外出谋生路。还在学校里,给少年们灌输商业知识。

    6.多方面服务社会。“研究会”,组织会员们,参政议政,通过写文章,对于农村的管理、生产、教育等方面,谈想法,提建议。如开展凿井好、应当使用杀虫农药、提倡植树、要改良农具、要重视家庭教育、女孩应当读书、劝国人勿用外货,等等。

    他们还帮助一被欺诈人“主张公道”,使其“免受累矣”。

    7.出版《年刊》。“研究会”,从1932年12月1日起编辑,于1933年3月出版了《淄村农商研究会年刊》。《年刊》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铅印,16开本,计10万字。图文并茂:有题词、题字、照片、图。 内容分为4编:《淄村概要》《本会汇编》《农商专载》《村民文艺》。具体内容,主要围绕把本村建设得更好,让村民更幸福。

    8.拟办若干。“研究会”,在1932年谋划、努力拟办若干事情。拟建国术社,“锻炼精神,强健体魄”“训练村民,以自保而禦侮”“利用奥妙武术,以与强暴相周旋”“而免国亡家破”。经费主要“由农商研究会担任之计划成立农商业改良研究班、平民医院、平民工厂、业专门学校、乡自卫团,等等。


“研究会”评价

    这个村“研究会”,无论在当时,还是以后,直至如今,均得到很好评价。

    当时,冀县唯一报纸《冀星报》撰稿评论:“成立半载,成绩卓著”“借商人之财力,谋村中之发展”。

    当时,天津国术馆馆长兼冀县国术馆馆长高雁忱评论:面对农村闭塞落后,“谋生不易”情形,“领导民众,冲破乡间沉闷,造出故里的曙光来。”“开乡村之风气”。

    新中国建国后,冀州政协文史学者、冀州县志、市志编撰人员,都认为,该“研究会”作为“利己、利民、利村、利社会进步”“功在当时,利在后代”“改革创新,值得今人学习效仿。他们编辑出版、流传下来的《淄村农商研究会年刊》,是1份十分珍贵的历史资料,“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对于了解民国前期的农村社会,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文字虫 当前在线

933

主题

171

广播

3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七年级

用户积分:20001051 分
登录次数:592 次
注册时间:2015/1/31
最后登录:2024/4/25
文字虫 发表于:2017/3/3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沙发 
谢谢管理员列为精华!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