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茶余饭后 >> 美文共赏 >> 查看帖子

845

查看

0

回复
主题:《再剪报》文选(2370)人 才 [收藏主题]  
liuchuntai 当前离线

3877

主题

2167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大三

用户积分:252309 分
登录次数:15123 次
注册时间:2009/5/4
最后登录:2023/3/15
liuchuntai 发表于:2016/3/7 8:08: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再剪报》文选(2370

人 才

    陪老伴逛商场,已经爬上二层半的楼梯平台,回头见老伴站在二层楼梯口,听一位三十出头的女售货员向她推销一双鞋子。我说:你瞧着合适就买吧。售货员不急着收钱,抬头瞄了我一眼,对老伴说:我库房里还有两双,您先生穿着肯定合适。说罢转身进去,捧出两个鞋盒来。盛情难却,我只好下楼一试。

    一双又轻又软,早晚锻炼穿正好;另一双皮子很好,正式场合穿也不难看。鞋子穿上脚,不松不紧正合适。我很奇怪:我在楼上,她在楼下,相隔一二十米,她怎么知道我鞋码大小?我若是经理,宁愿花双倍工资请她。

    小到一家商场,大到一个国家,在发展、图强的道路上,主要拼的是人才。

    历史上有见识者,无不把人才选拔视为第一要务。北宋科举考试原本在八月中旬举行,那年苏轼、苏辙进京赶考,恰逢苏辙生病。大臣韩琦启奏朝廷:今年应试者中,苏氏兄弟是一等一的人才,可惜苏辙生病,不能按时参试,这是国家的损失,建议今年考试延期举行。结果考试推迟了二十天,苏辙病愈后与哥哥一同参试,双双高中。这事成了人才史上的佳话。

    然而国人也有集体犯迷糊的时候。有一段时间,人们视人才为寇仇。举凡在一个领域崭露头角的才俊名家,统统被扣上“白专典型”“反动权威”的高帽,挂牌批斗,让他们扫大街、淘厕所。又群起而讥之,说他们不分菽麦,只会研究“马尾巴的功能”!一时间知识贬值,人才掉价。后虽拨乱反正,但经此一折腾,人才的标准早已模糊。乃至叫人一声“专家”“教授”,几乎成了反讽。

    最近又有关于“人才”的话题传出:北大、清华为了争夺各地的高考三鼎甲,不惜相互攻讦、撕破脸皮。此事在网上传为笑谈,视作丑闻。然而换个角度看,我倒觉得不是坏事。“相骂无好口,相打无好手”,也得看争什么。如今争地位、争名誉、争房子、争票子的大有人在,而眼下这事是争人才,如何能相提并论?

    孟子有君子三乐之说,第三乐是“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我从前读到这一句,总觉得孟夫子难脱塾师酸儒习气,直到我长了几岁年纪,有了一些见闻阅历,才懂得人才的重要性,实在是怎样强调都不过分。

   【《今晚报》】 载第645期《再剪报》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