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通
    

账号  

密码  

您当前位置:农民互联网 >> 农民论坛 >> 乡村振兴 >> 天下农资 >> 查看帖子

1923

查看

0

回复
主题:复合肥两朵花:硫基与氯基的区别及使用方法 [收藏主题]  
admin 当前离线

3731

主题

360

广播

34

粉丝
添加关注
级别:管理员

用户积分:2126989 分
登录次数:8665 次
注册时间:2007/3/30
最后登录:2024/3/28
admin 发表于:2017/7/24 16:19:00   | 只看该作者 查看该作者主题 楼主 

复合肥两朵花:硫基与氯基的区别及使用方法

  复合肥是当前农业生产上大量使用的肥料之一,在市场上供应的复合肥中,有的标注了硫基复合肥与氯基复合肥,这是指复合肥料中钾素的来源于哪一种单质肥料。

  氯基复合肥是指钾素来源采用氯化钾的复合肥;硫基复合肥是指钾素来源采用硫酸钾,或将氯化钾脱去氯离子制成的复合肥,且氯离子的含量不能超过3%,否则就是氯基复合肥。

  那么硫基复合肥与氯基复合肥有哪些区别呢?


1.成分不同

  硫基复合肥中含氯量低,国家标准小于3%,且含大量硫元素,能有效改善土壤缺硫症状,而氯基复合肥含有大量氯元素,对一些作物有不良影响。


2.工艺不同

  硫酸钾型复合肥中氯离子含量极低,生产过程中脱去了氯离子;而氯化钾型复合肥在生产过程中没有去掉对忌氯作物有害的氯元素,因此产品中含有大量氯元素。


3.适用范围不同

  氯基复合肥对忌氯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均有不良影响,严重降低该类经济作物的经济效益;而硫基复合肥适用于各类土壤和各种作物,且能有效提高各类经济作物的外观、品质,可显着提高农产品等级。


4.肥效不同

  氯基复合肥在土壤中形成大量的氯离子的残留,易造成土壤板结、盐化、碱化等不良现象,从而恶化土壤环境使作物的养分吸收能力降低。硫基复合肥其硫元素是继氮、磷、钾后的第四大营养元素,可有效改善缺硫状况,为作物直接提供硫营养。


5.施用方法不同

  氯基复合肥可作基肥和追肥,不宜作种肥,作基肥时在中性和酸性土壤上宜与有机肥、磷矿粉等配合混合使用,作追肥时宜提早施用。而硫基复合肥可作基肥、追肥、种肥和根外追肥。

  硫基复合肥适用比较广泛,在缺硫土壤和需硫较多的蔬菜如洋葱、韭菜、大蒜等上面施用效果不错,在对缺硫比较敏感的油菜、甘蔗、花生、大豆和菜豆中,施用硫基复合肥有较好地反应,但在水生蔬菜中不宜施用。

  对于氯基复合肥的使用要分清喜氯作物、耐氯作物和忌氯作物。

  喜氯作物有:椰子、洋葱、菠菜、芹菜、甘蓝等;

  耐氯较强的作物有:甜菜、水稻、谷子、高粱、大麦、小麦、玉米、茄子、豌豆、菊花等;耐氯中等的作物有:棉花、大豆、油菜、番茄、柑橘、葡萄、茶、葱、萝卜等;忌氯作物有:莴苣、四季豆、烟草、薯芋类等。

  氯基复合肥中含有氯离子,且浓度不低,因此很多商家以此大打广告,现在很多农民朋友受广告宣传的影响,都认为硫基复合肥好,这是不正确的。

  ①对于经济作物,应用硫基复合肥确实效果好,因其对经济作物的品质改善有很好的作物。氯基复合肥对麻类作物的效果比硫基复合肥好,因为氯离子是麻类作物所必需的,它能促进纤维发育,增强纤维的韧力。

  ②对于大田作物来讲,如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作物,两种类型的复合肥的肥效是一样的,没有差别。而真正以硫酸钾为原料的复合肥,价格都很高,因为硫酸钾的价格太高了,所以在大田作物上,用硫基复合肥都是没有必要的,也不划算。

  施用含氯化肥应注意以下提醒:

  含氯化肥是指含有氯离子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也包括以氯化铵、氯化钾为原料配制而成的复(混)合肥、专用肥、配方肥等。含氯化肥使用不当可烧种、伤苗,造成“氯害”,在具体施用中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注意不要在敏感作物施用:不同作物和品种对氯的忍耐性差异很大。

  因此,含氯化肥应优先施用于水稻、小(大)麦、油菜、菠菜、萝卜、豆类、番茄等耐氯性强或中等耐氯的作物上;对耐氯性弱的忌氯作物,如烟草、茶叶、莴苣、西瓜、马铃薯、紫云英、柑橘、葡萄等,一般禁施含氯化肥。此外,同一类作物不同品种抗氯性也有差异,如水稻品种之间,以杂交稻耐氯性最强,常规早稻耐氯性较弱。作物的氯敏感期多在苗期,如水稻在35叶期,小麦在25叶期,大白菜、小白菜和油菜在46叶期。

  含氯复合肥的施用:

  含氯复(合)混肥是指钾源来源于氯化钾,氮源部分或全部是氯化铵复混(合)肥料。

  我国使用化肥的历史比较短,人们对氯基肥料的了解甚少,加之对“忌氯”的传统理解及因用肥不当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少农民朋友及用户对使用含氯肥料顾虑重重,个别厂商对含氯肥料也极为片面的肤浅宣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

 分享到
  支持(0) | 反对(0) 回到顶部顶端 回到底部底部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
Powered By nongmin.com.cn 2013版
农民互联网 © 2006-2012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