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名片
  • 姓名:程玉林
  • 性别:男
  • 地区:暂无
  • QQ号:暂无
  • Email:ylsufa@sina.com
  • 个人签名: 暂无
最近谁来看过我
博客统计
    日志总数:1133 篇
    回复总数:4650 条
    留言总数:23 条
    日志阅读:409207 人次
    总访问数:757431 人次
写博文首页 >> 查看klnongmin139发表的博文
古老艺术又闪光[2017/11/11 16:37:34|by:klnongmin139]
    前几天进城,在古玩街上,发现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拉洋片,也叫西洋镜。多少年来,随着影视的发展,这门艺术基本消失了。

    60年代以前,在农村流行这种民间艺术,人们习惯叫做西洋镜——拉洋片。这门艺术由一人表演,连敲带唱,有景有乐,优美动人,很受人们的喜爱。那种独特的唱腔和唱词,也很通俗易懂,倍受欢迎。每逢农村庙会,各地的拉洋片艺人,从头天就陆续赶到了,施展他们的才艺。
在小时候,我村每年的农历三月初八庙会,前两天,我们小孩子也就向父母要上几角钱,早早地跑到艺摊前,看看哪家的画面好看,就抢先占个镜头坐下。很快仅有的几个镜头就占完了,艺人拉开镜头的挡布,先敲一阵锣鼓,说唱马上开始 ;“大家坐好别心焦,往里看来往里瞧,广大的天地由你去呀,灿烂的美景任逍遥哇啊——。看完这片看下片,越往下看越新鲜,(换片)一片一片往下看,一会儿领你转遍天呀啊哎——。”这一套片的曲名叫做《天下游》。看了以后,即开眼又开心,还真让我们小孩子长些知识。

为什么叫拉洋片,它是用一木制箱,分上下两层,每层高约80厘米、长约一米。下层的正前面七、八个六角形孔,孔中镶嵌着放大镜。箱内装有十几张以历史、民间故事为题材的画面,分别用玻璃镜框装着,镜框上面用细绳吊着,绳头通到箱外,艺人拉动绳头就可换片。木箱旁还装有用绳牵动的锣、鼓、钹三件在一起的打击乐器,一人表演,边敲边唱。每唱几句后,就用一手拉动拴乐器的绳子,打击乐器就一齐作响伴奏,唱完一片,另一手拉绳换片。由于这种表演形式既有精彩的说唱,又有精美的图画可看,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拉洋片一经问世,便受到了城乡民众的喜欢。加上道具简单、携带方便,费用低廉,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在百姓中间真是喜闻乐见。

    艺人精彩的说唱、箱子里变幻莫测的图片,深深吸引着众多的人们。当时表演的主要曲目有《猎虎记》、《杨排风》《闯王进北京》、《刘二姐耍娃娃》等等。我村的庙会是老庙会,方圆百八十里的会场和商家都来赴会。庙会上拉洋片的摊子也总是接二连三地摆着,锣鼓噔噹乱响,和精美的说唱交杂在一起,争相招揽观众。这家唱的是解珍、解宝英勇打虎的《猎虎记》,唱词是:“登州境内万花山,猛虎伤人把路拦,知府衙门传猎户,限期捉虎送当官那呀哎......."唱几句,锣鼓家伙就噔噹地敲一阵。那边是雏凤凌空的烧火丫头杨排风,英姿飒爽奋勇杀敌的场面,艺人唱到:”天波杨府有威名,辈辈忠心保大宋,府中有个丫鬟女,名字就叫杨排风那呀哎......."锣鼓家伙噔噹噔噹噔噔噹。那个热闹开心劲儿,是大人孩子最喜欢围观的地方。花上1、2角钱,看上一出西洋景,是当时很多人难得的一种享受。

     可是没过几年, 拉洋片艺术正在盛行时,突然来了一场浩劫,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当时的有关部门把拉洋片这门传承多年的古老艺术予以取缔。此后不久,虽说开放了,可是电视和电影逐渐在城乡普及,这门艺术也就被迫下岗了。它现在的出现,虽说不是什么高科技,可是孩子们以及年轻人感到还是一种新鲜玩意儿。争相围观,这是尘封多年的古老艺术又在闪光,也说明人们对传统艺术的挖掘和传承。
标签:古老,艺术,闪光     阅读次数(437) | 回复数(5)
上一篇:古井连情
下一篇:笔情墨趣四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