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振兴农村这一招最关键  查看:711 回复:0
  
nongmin123 发表于:2023/11/1 16:11:00   楼主 
《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振兴农村这一招最关键
作者:涂圣伟 来源:北京日报
  《中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道路》涂圣伟 等著 社科文献出版社点击查看原图
  实现共同富裕,
  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追求。从打土豪分田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千年夙愿,到取消农业税、解开农民身上的千年枷锁,再到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摆脱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亿万农民朝着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时至今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我国乡村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农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但客观来看,农业农村依然是现代化建设的突出短板,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民农村;同时,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农民占相当大的比重,实现共同富裕,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
  目前,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概念已经被广泛接受和使用,但其内涵和外延却并没有得到清晰定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一个总体概念,是对全社会而言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能各设指标。那么,为什么要提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概念?什么是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我们理解,专门提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主要是基于我国“三农”的基础性地位及其对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全局性意义的考量,需要对农民农村实现共同富裕的时序、节奏和路径进行重点设计和系统谋划,目的不是要将农村与城市分割开来,也不是要将农民与市民完全区别对待。关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内涵,如果从人本逻辑来理解,包括农民个体的全面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是指广大农民通过勤劳创新和相互帮助,最终普遍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状态。
  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充分发展,
  必须跳出“农业”

  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基础。那么,在不对传统农业体系进行系统性改造的条件下,我们能否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答案显然是否定的。世界范围内,城乡差距比较小的国家,不仅农业发展达到比较高的水平,农业多功能性和乡村价值开发也是多样化的,从而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稳定的就业和收入来源。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充分发展,必须跳出“农业”、突破单一生产功能,从构建更高质量、更加均衡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来推进。
  就推进我国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而言,集体所有制是不可突破的底线,同时也具有强大的制度优势,将集体优越性与个人积极性相结合,走集体强和农民富相统一的路子,必然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也肯定不同于我国城市地区的发展路径选择。
  提高农村低收入群体收入
  是一个艰难却关键的任务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必然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在“扩中”的重点人群中,农民工群体介于城乡之间,是破解我国城乡、区域、收入、公共服务差距的关键人群。如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新生代农民工能够顺利转变为新型市民,而且从中成长起一批中等收入者,必将显著改善我国社会结构,加速推进共同富裕进程。同时,从全球减贫实践看,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实现几亿人脱贫,对如此大规模的脱贫人口而言,防控好返贫风险、阻断贫困再生,本身就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在此基础上,让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农村低收入群体不掉队、走上致富路,“提低”是一个艰难却关键的任务。
  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不论是“做大蛋糕”,还是“分好蛋糕”,都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完善配套政策来实现。实践表明,深化改革是决定广大农民命运的关键一招,也必将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主要动力所在。就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而言,在诸多改革议程中,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至关重要,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同时,完善的政策体系不可或缺,需要进一步优化农业补贴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加大面向农民农村的再分配力度。
  (作者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
返回列表 | 上一帖 | 下一帖